
2022法遵科技與電腦稽核專題競賽
活動主題
本活動之專題競賽,係將「電腦稽核」、「人工智慧應用於法遵與稽核」、「內控和風險管理」整合設計,用以推廣金融業與會計業的智慧應用,建構國內金融機構及企業發展電腦稽核技術。對金融機構及企業而言,法遵科技採用大數據、雲端科技、人工智慧提升它們在法令遵循、合規、風險評估及數據分析之新技術,以協助金融機構及企業規避違規受罰、完善稽核審查、降低經營成本、提高經營效率。本次競賽期望培養人工智慧時代的銀行業、保險業、證卷期貨業、數位現金與第三方支付、會計師業之智慧科技應用人才。建議會計系、財經系、資管系、資工系學生報名,主要以法遵科技與電腦稽核相關技術開發、ACL等相關審計軟體應用於法遵與稽核領域為主題作為競賽內容,題目由各參賽組自訂。競賽活動將分別進行初審、決賽,賽事分為應用類與技術類,於111年12月02日(五)進行南北區初賽,北區地點為國立政治大學,南區地點為國立中正大學。晉級的隊伍於111年12月09日(五)進行決賽。
總召集人

執行方式
- 2022法遵科技與電腦稽核競賽,以推廣會計金融科技發展,用以培育銀行業、保險業、資訊業、製造業、一般行業之智慧機器自造人才。競賽結合創意與研發,以審計軟體創意研發且不限制專題的主題,僅限制該創意製作須由團隊成員自行研發,不得抄襲與外包。
競賽方式及評分標準
一、競賽方式(視疫情狀況進行調整)
1. 初賽
- 採匿名審查方式。
- 隊伍需於審查前,提早2分鐘進行準備,並視現場情況提前開始。
- 隊伍說展示成果,並請將專題報告書交給評審翻閱(須備3本)。
- 由評審至各隊伍查閱後,待評審資料彙整及評估後,決議是否晉級決賽。
- 各區取至多15組隊伍進入決賽。(依報名隊伍及參賽組別調整)
- 採匿名審查方式。
- 隊伍需於簡報展示前,提早2分鐘進行準備,並視現場情況提前開始。
- 隊伍以改進後作品進行簡報,過程為5分鐘。
- 開放現場來賓與隊伍互動問答3分鐘,或與評審進互動問答。
- 待評審資料彙整及評估後,頒發獎勵與獎金。
二、評分方式
溝通能力
研究成果展示表達與溝通能力。
創新性
技術性
產業價值
團隊精神
作品規格及各組準備物品
一、作品規格
- 隊伍參賽之作品,需符合報名賽事之專題製作成本規則。
- 大專院校組之作品介紹影片不得超過3分鐘。
二、隊伍準備物品
- 法遵科技與電腦稽核專題:隊伍參賽所使用作品乙組,需攜帶至競賽會場進行初賽、決賽等事宜。
- 筆記型電腦:展示作品用。
- 介紹影片:隊伍可依需求準備研究成果之介紹影片,並於初賽(或決賽)中使用,影片長度不得超過3分鐘,不得於影片中出現姓名及學校名稱。。
- 專題報告書(企劃書):報告書一式3份(以A4格式輸出,頁數不得超過20頁,請參閱計畫書格式下載)。並於報到時繳交至報名處。報告書內容含有:創作動機、創意概念、系統架構、使用情境、未來產業價值,不得於報告書中出現姓名及學校名稱。
- 背板海報(A1格式):內容為專題成果展示,不得於海報中出現姓名及學校名稱,請於11/20日前將海報電子檔寄至主辦單位信箱。
表揚及獎勵
各組獎項
- 隊伍經報到後並參與賽事,頒予參加證書。
- 隊伍進入決賽,經評審綜合判定,頒予佳作獎狀。
- 隊伍進入決賽,經評審綜合判定,頒予優選獎狀及獎金。
- 隊伍進入決賽,經評審綜合判定,頒予季軍獎狀及獎金。
- 隊伍進入決賽,經評審綜合判定,頒予亞軍獎狀及獎金。
- 隊伍進入決賽,經評審綜合判定,頒予冠軍獎狀及獎金。
注意事項
- 參加隊伍之專題作品,將於比賽當天早上進行規格檢驗符合,經查驗不符合報名賽事之「在金融業應用、法遵科技(Regtech)與電腦稽核」標準,將取消參賽資格。
- 參賽隊伍之專題作品,必須為自行創作,絕無抄襲、盜用、冒名頂替或侵犯他人權益與著作權等情事,參賽作品若經檢舉或告發涉及著作權、專利權及其他智慧財產權等之侵害,將取消參賽資格,若有得獎亦將追回獎狀、獎金,且參賽者須負擔法律責任。
- 參賽隊伍之專題作品,參賽作品之所有權、智慧財產權屬於該參賽隊伍所有。主辦單位(協辦單位、執行單位)對參賽作品有拍攝、攝影、錄影(音)及展覽之權利。
- 主辦單位(協辦單位、執行單位)得保留獲獎作品之照片、設計示意圖、說明文字、錄影、簡報檔等相關資料之使用權,並有權以任何形式重製、公開展示、編輯、利用或散布,以利推廣宣傳相關活動。
- 參賽者須遵守競賽所有規範與評審之決議,倘因未遵守時間或未遵守競賽規則而遭淘汰,絕無異議。
歷年賽事精彩回顧
2021 法遵科技與電腦稽核競賽-總決賽 精彩花絮

2019 法遵科技與電腦稽核競賽精彩花絮
2021 法遵科技與電腦稽核競賽-初賽 精彩花絮

2018 Fintech機器人自造競賽幕後花絮
2020 法遵科技與電腦稽核競賽精彩花絮
